社科网首页|论坛|人文社区|客户端|官方微博|报刊投稿|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
会议综述
 

构建信任关系、深化中国东盟合作——中国—东盟对话关系20周年学术研讨会

钟飞腾


  2011年12月14日,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承办的“合作与发展:中国-东盟对话关系20周年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。来自东盟国家及国内科研机构的4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,东盟各国驻华使馆官员到会参与。此次研讨会的主旨,一方面是回顾过去20年中国—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全方位合作所取得的成绩,另一方面意在对下一个20年中国——东盟合作进程进行展望。会议围绕“中国—东盟的经济关系”、“中国—东盟的地区安全合作”以及“中国—东盟区域合作的成效与展望”等专题展开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、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易幕龙(Imron Cotan)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向阳到会致辞,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主任张蕴岭作主旨发言。

  一、经贸合作日益加深、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绩

  自1991年中国—东盟建立对话关系起,20年来双方已经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和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。大体上讲,经济合作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是1991-1997年,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,双方的合作基于范围扩展,主要市场的驱动来自于地区外部,即欧美等发达经济体,通过参与全球分工体系,区域内生产加速扩张。第二个阶段是1998-2008年,这一阶段的发展与合作是效率追求型,尽管此时主要的终端市场依然还是区域外,但区域内的相关制度建设取得很大发展。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,随着欧美市场空间的压缩,中国—东盟合作是否讲迈入市场追寻型发展,是否会演变为区域内市场驱动等还值得继续探讨。如果以东盟的发展历程为分界,东盟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20年,第一个20年主要是在冷战的环境中发展的,东盟具有明显的地区对抗因素在里面。自1991年有了中国的参与之后,双方立足于制度建设和互利共赢目标,东盟的第二个20年取得了更突出的成绩。回顾20年来中国—东盟的发展,最宝贵的经验是双方都致力于塑造一个开放的地区制度,使得该地区成为一个没有敌人的和平发展区域。

  目前,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,而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。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经济大国,在全球、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而东盟是仅次于中国、日本的亚洲第三大经济体,在地区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双方的合作对维持地区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。20年来,东盟努力朝着建设地区共同体的目标前进,建立了一些新的机制,包括“东盟+X”方式、东盟峰会等,这些地区制度对推进合作起了重要作用。

  在当前全球经济趋于恶化的情势下,中国—东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。诸如欧债危机、“阿拉伯之春”等造成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大,包括能源安全、水资源安全、石油、毒品在内的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。诸如朝鲜半岛局势、柬埔寨—泰国边境冲突等地区安全问题也进一步突出了地区合作的重要性。随着美国重返亚洲,周边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在讨论如何推进下一步的东亚地区合作。就周边国家的发展态势而言,目前似乎正在出现一种经济上依赖中国、军事上依赖美国的局面。但从经济上讲,中国、美对东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,中国也不希望周边国家选边站。美国极力推行的TPP(泛太平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)对亚洲目前的区域合作造成极大的挑战,中国希望东盟能继续发挥领导作用,进一步推动地区合作,把双方的合作关系推向新的高度。而东盟预计到2015年将发展成为更像欧盟的模式,展望未来,更加要以合作、发展的精神处理地区内的冲突,也希望中国继续发挥作为地区内驱动力的作用。

  二、未来20年存在的若干挑战

  展望第三个20年东盟的发展,以及下一个20年中国—东盟的合作,与会学者认为存在以下三大类型的挑战。

  第一,合作的潜力能否继续挖掘。一方面,中国、东盟自身的经济结构、要素禀赋等趋同可能会带来诸多挑战。总体上,中国—东盟在要素集中度上是比较一致的,双方的继续发展在某些领域的竞争性将增强。比如,随着中国—东盟自贸区的签署,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呈现出与此同时,双方在基础设施、农业、制造业、服务业等产业的结构又有所不同,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。另一方面,中国—东盟过去20年的合作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市场的扩展,但这种过度依赖出口导向的模式已经无法维持。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态势下,国内民族主义、保护主义的情绪上升会影响双方市场的开放。此外,还需注意的是,尽管中国—东盟双向投资在增多,但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还是偏少,尤其是在产业分配上还集中于资源、水电领域,一方面与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不匹配,另一方面如何引导投向具有技术升级需求的领域也是难点。

  第二,如何应对美国引领的TPP。有学者认为,TPP的相关构想实际上最早是由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8年提出的,2005年被亚太小国重新捡起,2008年美国加入这一进程。关于TPP的影响,东盟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意见,有的认为美国此举并非是反对中国的,不应当把TPP看做是排他性的。欢迎美国推动地区合作并发挥领导性作用的学者认为,美国在亚洲的存在让东亚国家感到安全,因为过去中国与邻国发生过战争,这种历史记忆对双方的合作存有负面影响。有的认为希拉里“美国的太平洋世纪”是一份新的冷战宣言,部分学者认为美国是国际制度的设计者,很清楚这类制度建设的利弊,TPP这一构想不仅是经济层面的一项考虑,也有很深刻的政治、安全背景,美国试图通过制度调整来复兴其经济,从而在政治安全经济上全方位主导世界的发展。还有的认为中国尊重美国的作用,但美国不应该过分参与东亚事务。美国积极推动TPP将给中国—东盟合作双方带来极大的挑战,比如东盟的领导地位将无法维持,这是东盟,同时也是中国不愿意见到的。以协商一致为特征的东盟方式将遭受极大的挑战,美国的制度建设带来很大的强制性,历史经验表明这并不一定符合东亚的地区情况。美国的TPP构想已经使东盟分裂成两大集团,即那些愿意参加和不愿意参加的成员国。美国过分参与东亚事务,将使立足与东亚本地区经验的既有制度架构重新调整,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发生摩擦。

  第三,中国—东盟的互信如何深化。过去20年,尤其是新世纪的10年,中国通过经济手段强有力地推进了与东盟的合作关系,中国—东盟都从中受益。但是,随着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,并跃升为亚洲的最大经济体,中国—东盟力量差距进一步拉大,东盟对中国崛起的犹疑也在持续增加。与国家层面力量对比引发的敏感性增强类似,周边国家国内力量,特别是社会性力量参与对双边事务的影响也在加大。公众舆论不仅关注合作的经济层面,也十分关心贸易投资带来的环境生态问题,关注经济的安全外部性。周边国家担忧中国力量增强之后,将使周边对中国产生一种严重的依附关系。例如,中国认为加强跨边界的铁路、公路建设奖推动双边合作,但是周边国家却担心基础设施的安全影响。与会学着特别强调,由于与中国相比,周边国家体量较小,这些国家对安全问题、主权问题具有特殊的敏感性。小国希望通过多边的途径来约束大国的行为,这种多边方式并非是要压制中国发挥作用,而是希望多一层保护带。由此带来的问题是,中国特别坚持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双边方式解决主权纷争,但周边国家以及区域外国家则更倾向于多边。在界定哪些事件可以归之于双边上,周边国家和中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。此外,还有学者提出,邻近中国和远离中国的周边国家在信任问题上具有显著的差异。

  三、若干政策建议

  针对上述三大挑战,与会学者认为,基于中国—东盟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事实,双方要围绕“包容性发展”这一主题多做文章,强调发展利益。而且双方都有必要认识到旧式的“赶超型”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,要开发出新的发展模式,以实现双赢。未来20年,中国—东盟之间仍有很多事情需要做。

  第一,还是要继续加强对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,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之一就是“要致富先修路”。东盟国家要多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,以此扩大市场的容量,创造出内部化的市场需求。由东盟国家自主带动建设,也可以避免因基础设施引发的民族主义情绪。

  第二,在严峻的金融、经济形势面前,双方要持续推进开放的地区制度建设。双方在法律、过境货物检验检疫、通关、电子商务以及知识产权密切合作。

  第三,中国要密切关注针对东盟的境外投资问题,鼓励中国企业转移更多的技术到东盟,带动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,扩大其国内市场。与贸易的短期效应不同,投资具有中长期效应,对双边关系的影响更加持久。

  第四,继续坚持东盟要在地区合作进程中发挥领导力,担负起一种中心地位的作用。在区域外大国相继介入东亚合作时,唯有东盟才能发挥这种作用。

  第五,积极培育良好的国内公众舆论环境,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市民社会对促进双边信任起到积极作用。